硅膠密封圈
硅膠密封圈 硅膠密封圈

FFKM密封圈!機械密封故障處理與分析

時間:2024-11-26 預覽:1

  機械密封也叫端面密封,它是靠彈簧和密封介質(zhì)的壓力在旋轉的動環(huán)和靜環(huán)的接觸表面上產(chǎn)生適當?shù)膲壕o力,使這兩個端面緊密貼合。端面間保持一層極薄的油膜,介質(zhì)通過時阻力很大,阻止液體泄漏,從而達到密封的目的,同時對動環(huán)和靜環(huán)有潤滑作用。調(diào)整得好可以完全無泄漏。

 ?1、 機械密封的特點

 ?機械密封的主要優(yōu)點是密封可靠,在一個很長使用周期中,泄漏很少;作用壽命長,一般能使用5年左右;維修周期長。但機械密封結構復雜,制造與安裝精度高,成本高,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高,由于輸油管道上用的機械密封都是內(nèi)裝式,修理機械密封時往往要把輸油泵進行解體,工作量大。因此,保證機械密封工作可靠,延長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非常重要。

 ?2 、機械密封易發(fā)生的問題

 ?在使用過程中,機械密封易發(fā)生的主要問題是泄漏量超差和溫度過高。用手觸摸機械密封壓蓋,如果無法在上面停留,說明溫度過高。泄漏量每側不應超過60滴/min,如果成線狀流淌,則說明泄漏量過大,可確定是否觀察運行;如果向外噴油,則應立即停機檢查。

 ?3 、采取的控制措施

 ?3.1 保證零部件質(zhì)量

 ?機械密封在出廠前須做密封性能試驗,并有合格證。機械密封經(jīng)過長期運行,使動環(huán)與靜環(huán)磨損,彈簧與軸銹蝕磨損、密封膠圈磨損、老化、變形等,都能造成密封的泄漏,必須修理或更換新件。動環(huán)和靜環(huán)的密封面不得有裂紋、掉角、劃痕、麻點、飛邊及偏磨,劃痕、麻點不能貫穿整個密封端面。若使用修復的動靜環(huán)時,動靜環(huán)的凸臺高度之和不少于3mm,且單個凸臺高度不少于lmm,以免影響散熱。動環(huán)安裝后應保證能在軸上靈活移動,將動環(huán)壓向彈簧后應能自由彈回,保持動靜環(huán)的垂直和平行。動靜環(huán)密封膠圈的規(guī)格符合圖紙規(guī)定,表面不得有殘損、厚薄不均及軟硬不均現(xiàn)象,在大修時要更換密封膠圈。彈簧的外表面清潔無銹蝕,在使用前應進行

 ?長度外形檢測和壓力試驗,每組彈簧在規(guī)定壓縮長度的壓力差應符合要求,每組彈簧在規(guī)定壓縮長度的壓力誤差符合要求。自由長度允差不超過0.5mm,壓縮量不能過大過小,要求誤差±2mm。密封套與泵軸不能采用同一種材質(zhì),兩側端面的平行度允差及與軸線的不垂直度允差不超過±0.20mm。

 ?3.2 保證有充分的冷卻潤滑

 ?調(diào)整冷卻管路調(diào)節(jié)閥開度,要確保機械密封冷卻管路通暢,罐泵時打開排空閥要排凈密封腔內(nèi)氣體。

 ?3.3 保證安裝精度

 ?拆裝機械密封時,動靜環(huán)要清洗干凈,并在摩擦副面上涂抹少量清潔的潤滑油,要兼顧高壓端和低壓端,嚴禁磕碰。靜環(huán)壓蓋安裝時用力要均勻,防止壓偏,用塞尺檢查,上下左右位置的偏差不大于0.05mm;檢查壓蓋與軸外徑的配合間隙,四周要均勻,各點允許偏差不大于0.1ram。安裝機械密封部位的泵軸的徑向跳動不超過0.05mm。把和泵蓋和密封端蓋之前,要認真復核機械密封的安裝定位尺寸,如果定位尺寸不符合要求,可在軸套間用鋼墊調(diào)整,但鋼墊精度要高,厚度差不超過0.01mm。測量機械密封套的徑向跳動和密封面的端面跳動符合要求。

 ?對運行過的機械密封,凡有壓蓋松動使密封面發(fā)生移動的情況,則動靜環(huán)零件必須更換,絕對不應重新上緊繼續(xù)使用。因為在這樣松動后,摩擦副原來的運動軌跡就會發(fā)生變動,接觸面的密封性能就很容易遭到破壞。

 ?4.4 調(diào)整端面比壓

 ?端面比壓是關系到密封性能及使用壽命的重要參數(shù),它與密封的結構型式、彈簧大小和介質(zhì)壓力有關。端面比壓過大將加壞摩擦副;比壓過小則易泄漏,往往由廠家給定一個適合的范圍,端面比壓一般取3~6kg/cm2。調(diào)整比壓就是調(diào)整彈簧的壓縮尺寸。彈簧的自由長度用A 表示,彈簧剛度(產(chǎn)生單位壓縮量時承受的載荷)為k,規(guī)定要求的比壓用P表示,這些都是廠家給定的參數(shù)。壓縮后尺寸用B表示,則P/(A-13)=k,得出13=A-e/k,這就是彈簧安裝壓縮后的尺寸。如果彈簧安裝后的尺寸過大,可在彈簧座與彈簧之間增加調(diào)整墊的厚度,尺寸過小則減少調(diào)整的厚度,調(diào)整墊的厚度用千分尺量取。

 ?水泵故障診斷及消除措施

 ?在檢修過程中,水泵故障的診斷是一個關鍵的環(huán)節(jié),以下給出幾種常見故障及消除措施,供大家有的放矢地進行水泵故障的診斷。

 ?1、無液體提供,供給液體不足或壓力不足

 ?1)泵沒有注水或沒有適當排氣

 ?消除措施:檢查泵殼和入口管線是否全部注滿了液體。

 ?2)速度太低

 ?消除措施:檢查電機的接線是否正確,電壓是否正?;蛘咄钙降恼羝麎毫κ欠裾?。

 ?3)系統(tǒng)水頭太高

 ?消除措施:檢查系統(tǒng)的水頭(特別是磨擦損失)。

 ?4)吸程太高

 ?消除措施:檢查現(xiàn)有的凈壓頭(入口管線太小或太長會造成很大的磨擦損失)。

 ?5)葉輪或管線受堵

 ?消除措施:檢查有無障礙物。

 ?6)轉動方向不對

 ?消除措施:檢查轉動方向。

 ?7)產(chǎn)生空氣或入口管線有泄漏

 ?消除措施:檢查入口管線有無氣穴和/或空氣泄漏。

 ?8)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損,使空氣漏入泵殼中

 ?消除措施:檢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換,檢查潤滑是否正常。

 ?9)抽送熱的或揮發(fā)性液體時吸入水頭不足

 ?消除措施:增大吸入水頭,向廠家咨詢。

 ?10)底閥太小

 ?消除措施:安裝正確尺寸的底閥。

 ?11)底閥或入口管浸沒深度不夠

 ?消除措施:向廠家咨詢正確的浸沒深度。用擋板消除渦流。

 ?12)葉輪間隙太大

 ?消除措施:檢查間隙是否正確。

 ?13)葉輪損壞

 ?消除措施:檢查葉輪,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14)葉輪直徑太小

 ?消除措施:向廠家咨詢正確的葉輪直徑。

 ?15)壓力表位置不正確

 ?消除措施:檢查位置是否正確,檢查出口管嘴或管道。

 ?2、泵運行一會兒便停機

 ?1)吸程太高

 ?消除措施:檢查現(xiàn)有的凈壓頭(入口管線太小或太長會造成很大的磨擦損失)。

 ?2)葉輪或管線受堵

 ?消除措施:檢查有無障礙物。

 ?3)產(chǎn)生空氣或入口管線有泄漏

 ?消除措施:檢查入口管線有無氣穴和/或空氣泄漏。

 ?4)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損,使空氣漏入泵殼中

 ?消除措施:檢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換。檢查潤滑是否正常。

 ?5)抽送熱的或揮發(fā)性液體時吸入水頭不足

 ?消除措施:增大吸入水頭,向廠家咨詢。

 ?6)底閥或入口管浸沒深度不夠

 ?消除措施:向廠家咨詢正確的浸沒深度,用擋板消除渦流。

 ?7)泵殼密封墊損壞

 ?消除措施:檢查密封墊的情況并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3、泵功率消耗太大

 ?1)轉動方向不對

 ?消除措施:檢查轉動方向。

 ?2)葉輪損壞

 ?消除措施:檢查葉輪,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3)轉動部件咬死

 ?消除措施:檢查內(nèi)部磨損部件的間隙是否正常。

 ?4)軸彎曲

 ?消除措施:校直軸或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5)速度太高

 ?消除措施:檢查電機的繞組電壓或輸送到透平的蒸汽壓力。

 ?6)水頭低于額定值。抽送液體太多

 ?消除措施:向廠家咨詢。安裝節(jié)流閥,切割葉輪。

 ?7)液體重于預計值

 ?消除措施:檢查比重和粘度。

 ?8)填料函沒有正確填料(填料不足,沒有正確塞入或跑合,填料太緊)

 ?消除措施:檢查填料,重新裝填填料函。

 ?9)軸承潤滑不正確或軸承磨損

 ?消除措施:檢查并按要求進行更換 。

 ?10)耐磨環(huán)之間的運行間隙不正確

 ?消除措施:檢查間隙是否正確。按要求更換泵殼和/或葉輪的耐磨環(huán)。

 ?11)泵殼上管道的應力太大

 ?消除措施: 消除應力并廠家代表咨詢。在消除應力后,檢查對中情況。

 ?4、泵的填料函泄漏太大

 ?1)軸彎曲

 ?消除措施:校直軸或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2)聯(lián)軸節(jié)或泵和驅動裝置不對中

 ?消除措施:檢查對中情況,如需要,重新對中。

 ?3)軸承潤滑不正確或軸承磨損

 ?消除措施:檢查并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5、軸承溫度太高

 ?1)軸彎曲

 ?消除措施:校直軸或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2)聯(lián)軸節(jié)或泵和驅動裝置不對中

 ?消除措施:檢查對中情況,如需要,重新對中。

 ?3)軸承潤滑不正確或軸承磨損

 ?消除措施:檢查并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4)泵殼上管道的應力太大

 ?消除措施:消除應力并向廠家代表咨詢。在消除應力后,檢查對中情況。

 ?5)潤滑劑太多

 ?消除措施:拆下堵頭,使過多的油脂自動排出。如果是油潤滑的泵,則將油排放至正確的油位。

 ?6、填料函過熱

 ?1)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損,使空氣漏入泵殼中

 ?消除措施:檢查填料或密封并按需要更換。檢查潤滑是否正常。

 ?2)填料函沒有正確填料(填料不足,沒有正確塞入或跑合,填料太緊)

 ?消除措施:檢查填料,重新裝填填料函。

 ?3)填料或機械密封有設計問題

 ?消除措施:向廠家咨詢。

 ?4)機械密封損壞

 ?消除措施:檢查并按要求進行更換。向廠家咨詢。

 ?5)軸套刮傷

 ?消除措施:修復、重新機加工或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6)填料太緊或機械密封沒有正確調(diào)節(jié)

 ?消除措施:檢查并調(diào)節(jié)填料,按要求進行更換。調(diào)節(jié)機械密封(參考制造商的與泵一起提供的說明或向廠家咨詢)。

 ?7、轉動部件轉動困難或有磨擦

 ?1)軸彎曲

 ?消除措施:校直軸或按要求進行更換。

 ?2)耐磨環(huán)之間的運行間隙不正確

 ?消除措施:檢查間隙是否正確。按要求更換泵殼或葉輪的耐磨環(huán)。

 ?3)泵殼上管道的應力太大

 ?消除措施:消除應力并廠家代表咨詢。在消除應力后,檢查對中情況。

 ?4)軸或葉輪環(huán)擺動太大

 ?消除措施:檢查轉動部件和軸承,按要求更換磨損或損壞的部件。

 ?5)葉輪和泵殼耐磨環(huán)之間有臟物,泵殼耐磨環(huán)中有臟物

 ?消除措施:清潔和檢查耐磨環(huán),按要求進行更換。隔斷并消除臟物的來源。

硅膠密封圈 硅膠密封圈